《左传》:病由鬼、食所致!

2021-01-22   悦鸣书院

0 (1).jpg


     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?自古中医就对这个最本质的问题有精辟阐述,现在许多人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得的病,外国专家的结论是人缺乏某一种维生素就得某一种病,在我国2000年前就有论述,希望大家看看这篇文章,教育家人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,用科学的方法善待自己,善待家人,搞好养生,病关键在预防,等去医院一切都晚亦,预防病同预防火灾一样,应当做到未雨绸缪,这样才科学,免遭受病的痛苦。


《左传》:病由鬼、食所致

  《左传》记载人得病的原因有二:一因鬼而得病(鬼病),二因食而得病(食病)。

   所谓的鬼病,指的并不是鬼神之意,而是因果,从因果上说,人有什么样的不良生活状态、什么样的不良习性,就会引发什么样的疾病。因食而得病,顾名思义就是饮食不当、不节引发疾病。

 

《黄帝内经》:病“或生于阴、或生于阳”

  《黄帝内经》这部经典的医书也对人为何得病进行了归纳。《黄帝内经》认为:“夫邪之生也,或生于阴,或生于阳,其生于阳者,得之风雨寒暑;其生于阴者,得之饮食居处,阴阳喜怒。”意思就是人得病就两种原因,要么得于“阴”,要么得于“阳”。

  得之于阳中的“阳”指的是风雨寒暑,也就是说天地间的不正常的气候会造成人的疾病。如果天气原本邪气盛,你的身体此时又正值虚弱,就会得病。

  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,得病的大多为壮年之人,而老人和孩子患病的却很少,这很能说明问题,就是现在的壮年人日常生活大多不规律,饮食起居混乱;而老人和孩子却多是生活有序。《黄帝内经》里讲,“冬不养藏,春必病温”,就是冬天藏精藏得不够,也没有养好的话,到了春天的时候,流行病就一定会找上你。

  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到的这种得于阳的病是外感,是天地自然变化所造成的病。如果我们平素注意养护好身体的话,这种外感之病是可以避免的。总之,我们来谈养生,就是要遵循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的道理。

  《黄帝内经》提到的人得病的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得于阴者。所谓“阴”是什么呢?就是三点:“饮食无节”,“起居无常”,“喜怒无常”。

1、饮食法地道

  《黄帝内经》认为:饮食应该法地道。“地道”就是节气。“法地道”就是人的饮食应遵循节气变化。人吃东西要按节气规律去吃,吃应季食品,这样才是最合理的养生之道。比如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现在我们冬天也可以吃到美味的西瓜,可西瓜性寒,按节气规律应该在夏季享用,以中和暑热,平衡阴阳;而在冬季食用,寒上加寒,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,就不是传统文化提倡的法地道。现代生活中这种不法地道的情况比比皆是,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。

2、居处法天道

  所谓“天道”,就是日升月落,也就是昼夜。居处应法天道,是说天亮了人就应该起床,人自身的阳气和天地的阳气一起生发,如果老睡懒觉的话,人就会没精神。天黑了人就应该睡觉,使阳气得以潜藏,用阴气来养阳气。这就是居处法天道,要求我们遵循着阴阳四季和昼夜寒暑来合理地安排个人的起居生活。

  我们现在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,居住的房子犹如悬在半空中的“鸽子笼”,常年与空调相伴,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得居处病(空调病)。很多人在周末度假的时候都会去郊区的平房或者四合院里住上两天,觉得很舒服,原因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,人可以接近地气,打开窗户就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,推开门就可以走到院子里晒晒太阳,这都是一种顺应自然、顺应天道的有益行为。

3、制喜制怒

  喜怒无常、情绪不稳定,也会造成很多疾病。一个人的情绪波动不能太大,中医讲:过喜则伤心,过恐则伤肾,过怒则伤肝。所以大的情绪波动就会造成人体内五脏六腑的损伤,导致人生病。

 

《伤寒论》:病为“经络受邪、壅塞不通、外伤所致”

  到了汉代时,中国出现了一本更加奇特的医书——《伤寒论》。《伤寒论》把生病的原因归纳为三条:经络受邪,壅塞不通和外伤。

经络受邪会造成脏腑的损伤,导致人生病。人体经脉不通畅,会形成四肢九窍的血脉壅塞不通,人体内就会产生病变。外伤就是一些外因所致,像房事、刀伤、虫兽所伤等。

 

现代中医认为人生病由六淫所致

  现代中医将人生病的原因归为六淫。这里的“淫”不是淫欲,而是过度的意思。六淫就是六种过度的行为。

1、疫疠

  疫疠就是前面《黄帝内经》中谈到的“阳”的问题,也就是天地自然中的风雨寒暑对人体造成伤害所导致的疾病。

2、七情

      也就是我们先前所说的情欲、情志过度会使人得病。

3、饮食、劳逸

      饮食不当,如暴饮暴食就会导致疾病。劳逸分过劳和过逸两个方面。过劳会对人体造成损害,这个不必多言。那么过逸呢?难道安逸的生活也是造成人生病的原因吗?实际上,现代人得病跟这个“逸”字有着相当大的关系。

       很多人都认为,我们现在吃得非常有营养,居住环境也挺好,元气就应该很足,就不该生病。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,人如果老不运动的话,就会损耗元气。因为人吃下的这些有营养的物质在脾胃消化后,一般会分成三部分去输布:一是会把最好的营养成分输送给心和肺;二是支持脏腑运动;再有一部分就是补充到肌肉、腠理当中。如果人老不运动的话,皮肤腠理的开泄功能就会削弱,造成皮肤腠理或者经脉的不通畅,这些营养物质不能宣泄出去则形成湿滞,人体会多调一份元气上来化湿气,也就是在逐渐损伤元气,元气不足就会导致人生病。所以人的生活过度安逸也会造成疾病。

4、外伤

       这个很好理解,就不再赘述。

5、痰饮

  中医里有个很特殊的词叫做痰饮。中医认为“鱼生火,肉生痰”。痰就是湿气的凝聚,如果湿气凝聚起来老不能被运化的话,就会造成血液黏稠、经脉不通畅,甚至血栓等情况。那么,中医里边的饮是指什么呢?饮就是水饮,水宣泄不出去的话就会在人体内造成肿胀,比如像脾虚的人会出现虚胖这类症状。痰饮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损伤。中医里讲像精神疾病,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痰饮闭塞所致。

6、瘀血

  像癌症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重度的血瘀之病。我们体内的一些瘀血不能化解的话,就会造成很多的病变,损害健康。

 

现代人得病大多跟以下四个原因有关:

1、情志不遂

 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,人们经常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的生活状态中,很容易造成身体内的瘀血。中医认为,人的疾病跟气血相关,气血不畅就会得病。比如现在的妇女很容易患乳腺或者子宫的疾病,从中医角度讲,这就是情志不遂所致。如果经常情绪不舒畅,气老壅在上面,那么她的乳腺就很可能会出现问题。患乳腺疾病的女性,性格多偏于暴躁,心高气傲,脾气偏大。另一种情形是性格偏郁闷,经常不开心,火发不出去,气血下行,聚集在子宫内形成凝滞,最终引发子宫肌瘤一类的疾病。

2、饮食不规律

  暴饮暴食、胡吃海塞,因饮食不规律而引发疾病。自古以来,中医十分注重饮食养生,“早晨一定要吃好,中午一定要吃饱,晚上一定要吃少”。但现实生活中,人们却很难做到这一点,工作节奏快、压力大,晚餐当正餐,吃完饭后又不运动,于是带来一系列疾病。饮食不规律,吃撑着了,就会伤脾;一会儿饥,一会儿饱,让人的脾胃没法儿适应,就会得胰腺病或糖尿病。

3、缺乏运动

  多运动可以把我们身体内的湿气化掉,是保持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。现在我们生活富足了,很多人说自己挺注意锻炼的,经常到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跑步。从中医的角度来讲,在跑步机上跑步是有问题的:首先跑步机会消减掉很多脚上的作用力;第二个问题出在我们所穿的运动鞋上,现在的运动鞋是根据脚的承受力来设计的,相对符合脚的生理科学,甚至为了让脚更舒服,让人弹跳得更高,还加了气垫;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,现代的运动鞋大大削弱了人脚对大地的感知,感觉越来越麻木。 

  现在很多公园都设有小石子铺的路,很多老年人喜欢光着脚去踩,这就是很好的养生锻炼。我们脚上有大量的穴位,这些穴位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,经常疏通它们大有好处。运动也有一个得法不得法的问题,所以建议以后大家锻炼还是多在户外,在室外跑步,鞋也没有必要穿特别高档的,多让你的脚接触地面。记住,在健身房里锻炼的不是经脉,而是肌肉,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所以,我们平时既要多运动,同时也要注意运动要得法。

  在跑步机上跑和在户外跑效果截然不同。在户外跑步锻炼的是膀胱经。俗话说:人老腿先老。其实首先老的就是膀胱经。膀胱经对人体来讲非常重要,它起于睛明穴,沿人体后部走到我们的最小脚趾的外侧,人体整个后背、腿后部的问题,都是由膀胱经来决定的。膀胱经在中医中称之为足太阳膀胱经,如果膀胱经通畅的话,人的气化功能就好,很多病都可以解决。从中医的角度来讲,跑步、登山还有做爱都可以锻炼人体的膀胱经。这是因为当你的脚使劲往后蹬的时候,抻拉了整个人体后边的经脉,膀胱经就可得到充分的锻炼。如果你没时间出去跑步的话,可以在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使劲地蹬腿,蹬脚后跟,也能使膀胱经得到锻炼。

4、滥服药

  现在人只要一不舒服就会找药吃,加上广告的作用,人们动不动就大把大把地吃药,而忽视了人体的自愈能力,造成了许多药源性疾病,而吃错药和过度服药也是造成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疾病的原因之一。

       总之,现在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疾病,而是死于不运动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真正的健康源于自我对本性的觉悟。

       再生医学认为人生病是细胞出了问题


1、细胞:

      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,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都是由细胞构成的,细胞的寿命是有限的,在其衰老或凋亡之后,必须有新的细胞及时补充,而新生的细胞由干细胞产生的。

2、干细胞:

    根据人体所需,利用干细胞能分化成特定细胞或各种组织细胞的 “种子细胞”功能,用于补充、修复、替代、受用者体内已经衰老、凋亡或病变的细胞,从而达到机体功能重建、治疗疾病、延缓衰老和延长寿命的目的。

    世界卫生组织对疾病康复的新定义是:治愈疾病最根本的途径是修复细胞、改善细胞代谢、激活细胞功能


0 (2)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