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读经典】《鬼谷子》 本经阴符七术 武当了然

2023-02-07   悦鸣书院

0 (1).jpg

第十五卷 本经阴符七术

使精神旺盛,就要效法五行之龙。精神中有神、魂、魄、精、志等五脏之气,其中神是主宰,心是居所,德是本源。保养人的精神,最终归之于道。道是天地的开始,一又是道的开端,是万物的创始者,天地的化育者,包容着宏阔、无形变化的气,在天地之前就已经形成,看不出它的形状,叫不出它的名字,只好称它为“神灵”。所以说,“道”是神明的本源,“一”是变化的开端。因此,德能够滋养五气,心能够使道守一,这就产生了养生之术。

术是心气之道所居住的地方,神也受心气支配。人体的九窍、十二舍,是五气出入的门户,由心来统领。本性来自天地自然,叫做真人。所谓的真人,就是与天地自然合为一体的人。懂得了这个道理,并且通过内心的自我修炼悟得的,叫做“圣人”。所谓的圣人,就是通过类推的方法知晓万物的人。所以人出生的时候本性是一样的,以后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。认识外界事物的类别在于利用九窍,解决疑惑则需要心的分析,但内心总有不同的时候。要想使内心通畅,必须滋养五气,务必使神停留于心。这一过程叫做化育。化育五气,要从意志、思想、精神和品德四个方面入手,其中精神是最主要的。安静平和便可养气,养气能使五气和顺。这四个方面不会衰竭,无不发挥作用。使气常存于身,这种神气化育归于一身,叫做“真人”。真人与自然天地一体,与道合一,按万物产于一的自然规律养护万物,怀有天道自然之心,善施德滋养万物,顺应自然无为的法则,包容意志和思想,发挥自己的优势。作为士人,通达这一道理,就能精神旺盛,从而培养意志。

养志的方法要效法灵龟。人们之所以培养意志,在于心气不畅达。心中有了欲望,思想总会想着去满足这些欲望。所谓的意志,是欲望的使者。欲望多了,就心神分散;心神分散,意志就会衰退;意志衰退,思虑就不会畅达。心神专一,欲望就不会放纵;欲望不放纵,意志就不会衰弱;意志不衰弱,思虑就会畅达。思虑畅达,则心气和顺;心气和顺,杂乱之气就不会在胸中造成烦。因此,在内应该培养意志,对外应该了解他人。培养意志,就能心气畅通;了解他人,职责就会分明。如果要考察他人,一定要先了解他养气的功夫,知道他心气的盛衰,再考察他心气安稳的程度,以便了解他的才能。意志得不到培养,心气就不稳固,思虑就不畅达;思虑不畅达,意志就不充实,应对就不敏捷;应对不敏捷,就会丧失意志、心气虚弱;意志丧失、心气虚弱,就会失神丧志;失神丧志,就会精神恍惚;精神恍惚,意志、心气、精神三者就不协调了。培养意志的初始,务必使自己安静;自己安静,志向、思虑充实饱满,身体的威势才不会分散。这样,固守住精神,就可以分别调动意志、心气、精神。

使思虑充实就要效法腾蛇。充实思虑是指充实心气形成思虑。心神要安静,思虑要深远。心神安静,精神就会旺盛;思虑深远,计谋就会成功。精神旺盛,意念就会紊乱;计谋成功,功劳就不会被抹杀;意志思虑安定,就会心绪稳定,行为就不会错乱,精神就能够凝定。要明白心气寄居的地方,奸邪之气就会乘机侵入,奸诈的阴谋也会由此而生,令人迷惑,这种情况下的言语,是没有用心思考的。所以,要使心术真诚,坚守本性真一而不变化,等待别人交流谈论意志、思虑,倾听他们,观察他们。计谋是存亡的关键,彼此的想法不交流,就不会听得详细明白,即使暗地观察也得不到机会。计谋失败,那么思虑也就无人相信,成为虚而不实的东西。所以在计谋的开始,务必要做到实意,实意也必须从静心之术开始。抱着清静无为的态度,力求使五脏安静,六腑合通;精神魂魄固守纯真,能够在内心自我反省,用心体察外界消息,让意志安定下来,让思想进入到空虚的境地,等待神明的到来。从而观察天地的形成,知晓万物造化的规律,看到阴阳转变的交替,推究人世间安国定邦的道理。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天下大事,目不窥窗就可以看到天道运行的规律。不用亲眼看见,就可以发布命令;不用推行,就能达到目的,这就是所谓“道”。懂得了“道”,就能与神明相通,应对方面面而心神不散。

分配威势要效法行将偷袭的熊,分配威势,就是要用自己精神力量压倒对方。所以要使自己意志安静而坚固,让精神凝聚在,这样威势就能强大地压倒对方。压倒对方的威势,自己的意志就会更加坚强雄厚;意志坚强雄厚,就无可阻挡;无可阻挡,又能分散对方的威力,动摇对方的气势,如上天一样令人敬畏。用自己的坚实去攻取对方的虚弱,就像用镒来称铢一样容易。只要行动就必定有人追随,只要发出倡导就有人响应。别人弯曲一个手指,就能了解他其余的动作;只要对方一个行动,就能知道他全部的行迹,令对方没有空子可钻。明白前呼后应的道理,通过蛛丝马迹去发现对方的漏洞,动作变化明确,可以发散对方的威势。行动变化之前,一定要先培养意志,隐藏真实意图,伺机窥探对方的漏洞。懂得使意志充实坚固,就是要善于养气蓄势。过分退让,就是能替他人养气。所以,精神存养到可以消除武力的程度,这才是所要形成的威势。

分散对方势力要效法鸷鸟。分散对方实力也是精神力量驱使的结果。使用分散势力的方法,一定要伺机而动。整肃自己势力、强盛内部力量,抓住对方的弱点,果断采取行动,就会使对方势力分散。能使对方势力分散的人,胸怀谦虚,意志充盈。如果意志衰微,威势丧失,精神不专,就会言辞浮泛而变化不定。要以观察对方的意志作为标准,加以揣摩,采用相应的说辞,图谋行事,长短圆方,各种手段相互配合使用。没有间隙可乘,就不要分散势力,分散势力要等待时机采取行动,一旦采取行动就能分散对方的势力。所以善于判断机会的人,一定在内精炼五气,对外探测虚实,采取行动而不失去分散对方势力的目的。行动还要顺应对方的意图和心智,了解他的计谋。势力是利害的决定性因素,是运用权变的威慑力量。势力败落,往往是精神没有集中审察的结果啊。

连环使用计谋要效法猛兽。连环使用计谋,是要构思无穷计谋。能构想出无穷计谋的人,必定有圣人的心胸,去探究深不可测的智慧的本源,再用深不可测的智慧去沟通心术。虽然神秘的大道混沌一体,但仍能推知其变化来讨论天地万物,阐述各种各样的道理。智略、计谋,各自有不同的形态,或圆或方,或阴或阳,或吉或凶,因为事物类别各不相同。圣人怀有各种谋略加以运用,就像转动圆环一样求得合于事理。早在天地万物形成之初,任何动作行为无不包容着宇宙规律仔细观察可以达到神明的境界。天高地远无边无际,人事变化无穷无尽,各有各的类别。圣人观察计谋,一定知道结果是吉是凶,最终是成是败。连环使用计谋,或者转向吉祥,或者转向凶险。圣人能通过掌握规律而先知存亡之理,也就知道转圆为方的道理。圆可以变化无穷,便于使语言相合;方可以稳定不动,便于处置事件;所谓的转化,就是要观察计谋的得失;所谓的待人接物,就是要观察进退之意。这些都要融会贯通,总结其中的要点,就可以掌握这些说法了。

斟酌损益要效法灵验的蓍草。损益,是对危险征兆的判断。事情有偶然,做事有成败,危险征兆的出现,不可不加以明察。圣人以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人为的事情,观察言辞是否合于事理。益,是为了进一步加深了解;损,就是为了排除不利而行动。损减之后仍不能说解,事情仍不能顺利进行,圣人便不再加以辩说。所以,智慧的人不因为自己的言论排斥他人的言论,因而言辞不繁琐,心中充满自信;意志不散乱,胸中没有邪念。面对难易的事,然后设想种种对策,顺应客观规律才是其根本。圆的计谋实施不利,方的谋略就不能停止,这就是大功告成的前提。无论是增益,还是减损,都要能言之成理。用分配自己威,发散对方势力的方法加以权衡,就能发挥损益的威力,就像滚向万丈深渊的威力。危机一旦显现,就要及时果断地处理。因此,善于掌握损益变化的人,就像决开千丈堤坝的洪水,就像滚向万丈深渊的圆石,势不可挡。水虽然柔弱却能转动大石头,是因为水的形势造成的必然结果。

 

第十六卷 持枢

掌握关键,说的是春季万物滋生,夏季万物生长,秋季万物收,冬季万物储藏,这是自然界运行的正常规律,不可冒犯它,违背它。凡是违反自然规律的,即使成功一时,最终也会必败。所以说,君主也有统治天下的关键,人间的出生、养育、成熟、储藏等,不可以去冒犯去违反。如果违背这些规律,就是暂时处于兴盛,最终也会衰亡。这是自然规律,也是君主治国的根本纲领。


第十七卷 中经

中经,说的是前去解救陷于困境和处于危难的人。能够做到这一点,必定是能言善辩、德行深厚的人。救助了被拘捕的人,这些是走投无路的人就不会忘记他的恩德。能言善辩的人,多做善事,广施恩惠;有德之人,行为合乎道义准则。救助那些被拘押的人,收养起来作为属下。那些士人面对时代的变异,有的在乱世里侥幸免遭兵乱,有的因善辩而受残害,有的弃文从武成为英雄,有的被冤枉定罪,有的心情忧郁保全自己,有的接连失败却能自立。所以道数贵在制服别人,而不是被别人制服;制服别人就是掌握权力,而被别人制服,连命运也不能掌握。因此,看见对方的形体,就知道他的真实面貌;听见对方的声音,就能够随声附和;解除弱小者的仇怨。促使强打者相互斗争;联络离开的故人,窥探对方的短处,攻取对方的内心,固守道义。本经只记述了道术,而变通的要领在于《持枢》、《中经》篇中。

所谓看见对方的外形,就知道他的真实容貌,是指犹如爻辞从卦中产生一样,可以通过影子、回响、形象、容貌来获得信息。恪守道德的人,他们不看非礼的东西,不听邪恶的声音,言谈必定以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为依据,行为不乖僻淫乱,用道为形,以德为荣,面貌庄重,表情温和,不仅仅通过相貌就能识别他们。这样,就能隐瞒实情,堵塞自己言的漏洞,离他而去。

所谓听见对方的声音,就能够随声附和,说的是声音气息不相同,就不能建立恩爱友好的关系。就如同在五音中,商与角不相合,徵与羽不相配一样。能成为四声的主音,大概只有宫声吧!所以,音声不和谐,就不会产生悲伤的曲调。声音散漫、沙哑、难听、刺耳的,语言一定难以入耳。即使有美好的行为,盛大的声誉,也不能像比目鱼或比翼鸟那样亲密无间,相互帮助。这是由于气息不和谐,音调不协调。

所谓解除弱小者的仇怨,促使强打者相互斗争,说的是调解两个弱小者的不和。斗郄,就是促使强大者之间相互斗争。强者之间有矛盾,一定会发生争斗,胜利的一方,推崇功劳,耀武扬威。失败的一方,哀叹自己的失利,伤心自己被迫低下,玷污了自己声名,也有辱于先祖。所以,得胜者一味夸大自己的功劳和威势,就会贸然进攻而不知退却。弱小者衰叹自己的失败,看到自己的损伤,就会斗志倍增,拼命抵抗。有隙可乘,就不会特别强大,就可以施加威胁来吞并。

所谓联络离开的人,说的是用自己的言语联络对方,让对方离去之后,仍心存思念。因此与忠贞而诚实的人结交,要赞许他的德行,激励他的志向。与他谈论可以做、可以得到回报的事情,让他感到下次相见必定会很愉快。用别人的期望,验证以往的做法是否合适,来表明自己离开的眷恋之情。

所谓窥探对方的短处,说的是在暗中观察别人的短处。因为言谈多了必有失误之处,要议论他的失误并加以验证,用对方的忌讳来触动他,用当时的禁令吓唬他。然后真诚地安抚他恐惧的心,收回刚才所说的话,藏起这些证据替他掩饰。并告诫他:不要把自己的短处暴露给有见识的人。

所谓攻取对方的内心,说的是遇到好学技艺的人,替他宣扬名声,让远近皆知。再用道术验证他的技艺,对他稀奇怪异的技术表示惊叹,这样他的心就被你笼络住了。再讲他的技艺与别人比较,用前人的经验教训来说治乱的效果,那么他就会心悦诚服地归顺于你。遇到沉湎酒色的人,使用的方法就是,用音乐感动他们,让他们意识到酒色会致人于死地,担忧活着的日子越来越少,再用他们见所未见的事物让他们高兴,最终认为自己可以健康长寿,使他们一定有所领会。

所谓的固道义,说的是坚持为人之道。探求内心活动以符合道义。探求别人内心活动,就要了解他的真实意图。从外部控制他的内心,使他有事牵挂于心,而不得不顺从。所以,小追随别人,用的是旁门左道,常常会家破国亡。若非圣贤智慧之人,就不能用道义来治家守国。圣人推崇徵妙你的道,正是因为道可以让国家转危为安,救亡图存。


0 (2).jpg